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一粒米的阳光——读王进明长篇报告文学《村人村事》(文韩生明)

    信息发布者:尚艺空间
    2019-05-10 16:37:43   转载

          最近,我的好友王进明送给我一本他的近作——《村人村事》。

           因为白天事情多,我总是在晚上读这本书,每读一个章节,都被书中的人和事深深吸引和打动。书中所写的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和大事件,可又像“一粒米的阳光”,传递着新时代、新农民的梦想与追求,传递着中国农村最基层乡村干部的品格与精神。

          《村人村事》以长篇报告文学的体裁,书写了平遥县冀郭村“村长”宋初生不屈服于命运,为梦想而打拼,走出困境,创造幸福的一系列感人事件。当我在灯下一页一页阅读书籍时,恍惚间,我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了宋初生的生活,走进了宋初生的心灵……

           报告文学,是非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是艺术的记实,在叙述铺陈中有散文,在人事交织中有小说,在抒情咏叹中有诗意,在春秋褒贬中有评论,是艺术领域里的边缘学科,具有多种特征。因此,大多数人选择专攻一种文学样式的体裁或小说,或散文,或诗歌,而作者王进明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平遥县电视台的记者,以其独特的工作阅历和写作风格,创作了大量农村体裁的广播剧、电视剧,并多次获省地县大奖。对农村的人和事相当熟悉,对时代的足迹与呼唤都倾注于笔端。《村人村事》报告文学的成功创作,实现了他在文学领域里的一种跨越,实现了他为中国农民、为中国乡村干部鼓与呼正能量的使命!

          我想,作者王进明和作品《村人村事》的成功,主要在于追求真善美。

          真,应该是作者作品的血肉。作家的情感真,在书写中不造作,沉下心来,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以纯朴的,真挚的情感,呼唤良知,呼唤正义。正如,他在作品后记中写的:“我希望此书在向人们传递一点正能量的同时,能和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达到一种共勉。”

           作品的真实,是新闻、通讯、散文、报告文学的一个共同属性。也是不同于小说之类文学的最基本、最突出的首要特征。尤其是报告文学,虽然较之新闻、通讯、散文,更具有多种手段和文学要素,但报告文学,毕竟是“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次之是“文学”。作品所写的必须是真人真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会失去读者的信任,失去作品的意义。

         《村人村事》这部长达20万字的记实性文艺作品,它从一个农民、农村干部的身世与经历,梦想与追求,真实地记录了宋初生为改变个人命运,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成长史、奋斗史。宋初生青年时,高考名落孙山,但他不屈服于命运,“走出这块祖祖辈辈厮守的土地,在改变命运的同时,也能为家人和村里人争口气”,他开始了16年的打工生涯。到扬平找工作,在家乡种蔬菜,做豆腐,开砖厂,去大连收破烂,抬石块、扛水泥、架子队,返乡发展养猪,“四位一体”、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免费供水,为老人办合作医疗……这些真实的镜头一幕幕,像人生的镜子,真实地记录了宋初生人生道路的坎坷与足迹,记录了宋初生为梦想而拼搏的艰辛与甘苦。

           善,应该是作家作品的心灵。作者王进明以他长期敏锐的目光,善于捕捉身边的人和事,道德的善恶,始终是他衡量人和事的首要标尺。见贤思齐,崇尚美德,成为他做人的信条。因而,时代的闪光点,社会的和谐曲,时常闪耀在他的笔下,活跃在他的作品中。

         《村人村事》作品中的“善”,即善人善事,高风亮节。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宋初生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儿子,成为一名农村的好干部的成长历程。他的“善”来自祖辈、父母的教诲,来自家乡父老的影响。“我是中国人!”(爷爷做人的骨气);“作为一个人来说,在这个世上甚的话也不敢说满了。不管甚时候,谦让些儿比较好!对自家也有好处!”(奶奶做人的教诲);“咱们人穷志不穷,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更不能挣那黑了心的钱儿!”(父亲的教导);“佛家有云,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大舍大得。我觉得做人就是这样,该舍的一定要舍,千万不能吝惜”(朋友姜厂长的忠告);“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是物质富裕而精神空虚的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物质贫乏而精神充实的人”(妻子的勉励)……这些闪光的思想,深深烙在宋初生的脑海里,滋养着他“善”的品格:“百善孝为先”、“行善学好,首先应从孝敬老人开始”、“我本来就是大家的司机,我也应该给大家当好这个司机”、“既然有钱可赚,就应该叫大家一起来赚。”难怪平遥县委书记卫明喜在考察农村工作,看到冀郭村“一村一品”的发展成果和远景规划时,非常高兴地答应宋初生:“……我肯定去!为啥呢?就冲你这几句话!”

          美,应该是作家作品的肌体。在作品书写风格上,《村人村事》采用文艺手法报告真人真事,所以是“艺术的文告”;它是社会生活的记实,所以是“历史的记实录”;它可以敏捷地反映生活事件,所以是“文学中的轻骑兵”,它可以抒发时代之情,所以是“时代之赞歌”。

          作品的开篇“引言”:“当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冀郭塔上变成一条条细长的银的水柱下泻到地上跳起水花时,穿着雨鞋雨衣的村委主任宋初生和几名村委正向几户有危房迹象的村民家中走去……”以文学的描述,让主人公宋初生生动而形象地出现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将一个想为村民所想,急为村民所急的农村好干部形象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结构上,书中多次运用插叙方式,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和事件穿插叙述,既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如,写宋初生的身世时,插叙了爷爷,爸爸的身世;写冀郭塔时,插入冀郭塔的传说,等等。另外,在语言上,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以诗入文,提携引领,方言俚语,信手拈来,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境界。如“金乌西坠兔东升,日夜循环至古今。少时奔波中有发,枯木萌芽又逢春”、“浩荡离愁向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九月九日望遥空,冀郭村里夕阳红。歌声挥去雁孤意,杯洒浓馨菊花丛”。人物对话,方言俚语,信手拈来,随处可见,让读者身临其境,倍感亲切。既传承了“山药蛋”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又丰富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文学精品。

           总之,《村人村事》是一首感人的奋斗曲。宋初生的成长史、奋斗史,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最美的音符。他对生存困境的扎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对领导同事的真诚,对家乡父老的感恩,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朴实、执着与奋进!当然,《村人村事》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叙写个人成长历程较详细,而后半部任“村长”后的事件叙写上较仓促,没有很好地展开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追求、新梦想,这些更需要全身心投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夯入人心。不过,瑕不掩瑜,作者能以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实为可嘉,可赞!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